友善校園-愛鄉、愛土、愛健康
彰化縣福興鄉是臺灣乳牛養殖密度最高的鄉鎮,沿岸則因地層下陷土地鹽化,導致不適合耕種,反倒逐步形成為野鳥聚集的自然保護區(即福寶濕地),因此福興鄉有著水鳥天堂、乳牛故鄉之稱,而育新國小就是坐落在這樣一個如此接近大自然的環境。
由於福寶溼地就位於學區內,自然與文化資源豐富,學校密切與社區合作,定期辦理各項環境教育活動,如社區巡禮、溼地生態探索、路跑淨灘、福寶環保公園彩繪等,每年的「地球日」定期舉行「社區服務日」,全校師生也會進行社區環境打掃,以實際行動愛護社區環境;校慶週則是一年一度學生最期待的跳蚤巿場義賣活動,透過二手物品的交易,並將所得全數捐給弱勢團體,讓學生懂得愛物惜物,更懂得分享。
育新國小善用鄰近自然保護區的優勢,選擇以生物多樣性作為行動方案,發展相關的環境教育課程,課程包含兩大部分:
一、校內生態問題探索
由老師帶領學生探索校園,設計一系列環境教育課程,引導學生認識校內各種動、植物生態,讓學生去發現生態問題,主動思考應如何解決問題。
二、校內生物棲地營造
1.鳥屋製作:校內棲息的鳥類種類繁多,因此校內師生一起合作設計鳥屋懸掛於校內,不但可營造鳥類棲息地,還可就近觀察鳥類生態,學習生態保育。
2.建置生態農場:利用校內空地營造動植物棲息場所,種植可吸引鳥內及蝴蝶等昆蟲的食草植物。
3.設置解說牌與生態地圖:在進行校園生物多樣性探索時,發現校園內缺少解說牌等設施,使得同學們對校園內物種的認識普通不足。因此學生經由討論後,建議一起建置校園解說牌及生態地圖,以植物名稱、英文名稱、科名為主加上加QR Code,提供連結更詳細的解說資訊。讓學生可隨時學習認識及瞭解校內植物的知識。
育新國小提倡環境教育要從個人身邊做起,由內而外、從個人、班級、校園到社區環境,透過一系列的課程設計和活動安排,讓學生能夠從小認識生活周遭的環境、建立正確的環保觀念、養成好的環保行為,進而愛護這塊土地,讓校園及福寶溼地生態的美可以永續經營下去。並將現有的學校環境教育校本課程執行時間彈性的調整及整合,以更有系統化的教學活動設計來進行校本課程及生態學校計畫,也讓學生的學習更有連貫性、更有效率。這樣的環境教育課程,值得其他學校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