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加入我們 我要認證 向上箭頭
facebook粉絲專頁 line網址連結
您可以直接從網站中的 常見問題 專區,尋找您的最佳解決方案,或者直接與我們聯絡,電話服務時間為週一至周五10:00~16:00,例假日時段請來信詢問。
邑沅有限公司 / 02-2388-0028
首頁 > 最新消息 > 餉潭生物多樣性大進擊-生物學家就是我
:::

餉潭生物多樣性大進擊-生物學家就是我

2025-07-09 分享文章
發布單位 環境部
發布日期 2025-07-09
更新日期 2025-07-09

——屏東縣餉潭國小•生態學校行動團隊故事

在屏東新埤鄉,沿著185縣道最南端,藏著一所小而美的實驗教育小學——餉潭國小。這所學校,曾因融合自然的建築設計獲得園冶獎,現在則以「貓頭鷹」為象徵,帶領孩子們進行一場又一場深入大自然的探索旅程。這次要介紹的,就是他們在2024-2025年間,探索生態學校「生物多樣性」這個環境路徑時所發生的故事。

這項計畫有個活潑的名字叫《餉潭生物多樣性大進擊-生物學家就是我》。聽起來就像一場冒險,而這群小小生物學家們,真的就這樣出發了。

故事的起點是一次看似簡單的校園動物調查。孩子們拿著調查表,興奮地在校園奔跑,找青蛙、找昆蟲、數鳥類……結果卻讓他們傻眼。明明走了好久,卻只看到幾隻蚱蜢?老師說:「這樣的數據不能代表生物多樣性啊!」這句話,成了他們展開深入調查的起點。

於是,小隊員們開始進行科學探究。他們學會使用望遠鏡和 iNaturalist、ebird 等App,還參加屏東野鳥學會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的蛙類夜間調查活動,學習如何分辨原生與外來種青蛙。回到學校後,他們利用手機拍照記錄物種,在iNaturalist建立了「餉潭生態資料庫」,至2025年3月底就已經蒐集超過90種生物。

昆蟲調查也不簡單。他們訪問大學教授,學會製作掉落式陷阱、掃網捕蟲,甚至拿著顯微鏡觀察小小的蟲體。然而,有次孩子們抓到一些昆蟲準備做標本,卻在討論中停下來,問老師:「把牠們冰起來是不是太殘忍了?」最後,他們決定只觀察、不傷害生命。這一刻,他們不只是學會了調查,更學會了尊重萬物。

鳥類調查則是他們最愛的任務之一。傍晚,他們透過望遠鏡,在校園裡靜靜觀察鳥兒的蹤影。有一天,他們竟然發現了一種陌生鳥種——白喉文鳥!這讓整個團隊興奮不已,趕緊用App查證,並把牠加入資料庫。也因為這些觀察,他們參加了科展,分享「國小生物多樣性調查法」,引起其他學校的關注與學習。

整個行動不只是校園內的事,孩子們還將家燕的便便盤(主要功能是收集燕巢下方,由燕子排出的鳥糞,以保護騎樓等公共空間免受髒亂影響。它不僅能維護環境整潔,也能讓燕子與人類和平共處,是個雙贏的設計。)送進社區,希望改善鳥兒棲息環境的同時,也讓人類生活更便利。他們甚至走進五校聯合運動會、在學校粉專與成果展中進行宣傳,把所學帶出校園。

這一連串的努力,讓餉潭國小在2025年成功從銀牌晉升綠旗認證,更重要的是,孩子們真的成為了能思考、會行動的小小生態守護者。成為了願意與自然和平共存,懂得尊重萬物生命的餉潭人,如同他們的生態宣言一般:
「餉起減廢行

潭惜食在地

愛生態永續 」

從對調查數據的反思,到一整個自建的生態資料庫,餉潭國小的孩子們用腳丈量土地、用眼觀察生命,也用心感受自然。他們不是在學習課本上的生態知識,而是在生活中實踐著生態智慧。

生態學校計畫,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生會主動參與討論及進行決策。這就是最好的範例之一。

圖一. 師生針對鳥類定期在校園與社區進行調查
圖二. 學生使用相機拍攝的白喉文鳥
圖三. 餉潭台美生態隊憑藉鳥調知識榮獲屏東縣賞鳥比賽第一名
圖四. 生態行動實踐-協助社區安裝家燕便便盤
圖五. 生態團隊學生赴社區關懷據點與理事長分享生態宣言,並張貼生態宣
         言傳單

 

:::
附件下載
尚未新增附件
回消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