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循環校園特色~泰安國小
(1)本校鄰近交流道 推廣示範具交通之便
本校座落於屏東縣內埔鄉近高速公路交流道,交通便利,方便縣內及縣外學校蒞校參訪,校區四周分別緊臨環境教育場域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麟洛濕地公園、柚園生態園區等,提供參訪學校延伸學習的地點。
(2)致力校園低碳節能 永續循環從小扎根
本校是屏東縣能源教育中心學校,近年來積極推展全縣低碳節能教育分述如下:101、102年辦理全縣再生能源車製作與競賽,103、104、105年辦理全縣綠建築教師增能及學生節能屋模型競賽,106、107年辦理全縣太陽能能源鍋製作與競賽,108年辦理全縣校園探索小小規劃師教師增能及學生之校園盤點地圖競賽,多年的推展經驗奠基校內師生永續循環概念。亦於106年起申請永續探索計畫、107年的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108年的永續循環校園探索計畫並獲得專案獎助,因在營造永續環境方面累積豐碩的成果,獲得屏東縣教育處的肯定及改善頂樓外遮陽、通風工程經費的支持;軟體方面持續發展校本課程~馬卡道文化-永續循環泰安,規劃設計多組永續校園教案,探索校園環境,拓展環境教育廣度,帶領學生關懷家鄉與環境,走讀平埔族馬卡道文化、信仰與祭典,實地進入老埤社區,探訪「老祖祠」、「五穀宮」等社區文史資源,出版家鄉故事繪本等。我們一方面持續推動營造永續循環校園的行動,同時也拓展親師生關懷社區歷史與文化發展的視野。
(3)永續平埔族馬卡道文化 是文化體驗與遊學基地
本校學區居民不僅含閩南、客家、原住民及東南亞新住民等,族群文化相當多元,更有平埔族馬卡道族人生活的遺址,不少古蹟仍保存於社區其中以供奉阿立祖的老祖祠已列為屏東縣文化資產。在地老埤馬卡道文化協會與本校合作,辦理馬卡道文化祭典安排村民走鏢競賽及依古法的祭典儀式-趒戲,不僅教育學生認識在地文化,亦肩負文化永續傳承的使命,近來文化資產保護觀念逐漸受到重視,無論政府或民間對古蹟保存與修復更為積極,泰安國小學區內擁有珍貴的文化資產,每年本縣文化處將此文化祭典列為重要文化活動,使本校成為屏東文化觀光與戶外遊學的閃亮據點。
(4)逐年改善校舍低碳節能 為執行永續循環校園績優學校
本校為營造友善健康的校園環境,落實永續循環校園指標,啟發學生對於室內環境及節能之重要概念,自106年起參與教育部永續校園計畫,已陸續完成如下:四樓的禮堂、圖書室東、西曬嚴重以外遮陽工法改善完成;四樓的禮堂、圖書室因上面氣窗封死以活動百葉改善氣窗對流問題;一樓辦公室、資料室因上面氣窗封死以活動百葉改善氣窗對流問題;廢棄地下井上以175cm*175cm鐵片覆蓋危險堪慮以規劃「水拹仔」結合水資源課程改善完成;南面花圃旁欖仁樹周邊水泥鋪面打除後鋪上礫石增加透水性,確保植物能健康生長;科任教室北面圍牆旁水溝,因排水溝高程有問題,造成易積水雜草叢生以打除既有水溝及地坪,打碎作為級配回填自然滲透解決問題;教學大樓南面既有水溝,因排水溝高程有問題造成易積水,以敲除頂板、底部及地坪打除,打碎作為級配回填自然滲透解決問題;幼兒園遊戲區地墊兩邊積水造成學童安全堪慮,以拆除部分地墊,下挖施作自然滲透溝;科任教室南面水溝,因排水溝高程有問題,造成易積水,以打除既有水溝及溝底並調整高程排水,打碎作為級配回填,表面鋪設FRP格柵蓋板及清碎石,雨水自然滲透不再積水;幼兒園沙坑積水以打除沙坑底部及RC地坪(打碎作為碎石級配回填),鋪透水布調整洩水等。
本校執行上述硬體工程時亦規劃相關環境課程搭配教學,經過歷年的努力,營造安全健康與舒適的校園生活環境,提供全體親師生共享,營造低碳節能的永續循環校園示範學校。
(5)朝永續示範學校邁進 持續建構低碳節能綠校園
本校擁有正向友善的校園文化,教師團隊專業而熱誠,承辦多場全縣性環境教育議題活動,充實師生環境知能,還有一群有理念肯奉獻的志工,加上多個 NGO 團體及屏東科技大學的協力,這些都是泰安最大的資產,在大家的努力下,本校於108年榮獲經濟部能源局百萬家庭親子節電競賽50萬獎金以充實學校能源設備,獲選屏東縣能源教育中心的殊榮。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分別獲得屏東縣108年學校環境教育實作競賽第一名、屏東縣108年小小校園環境規劃師第三名、屏東縣105年鵝媽媽話劇-家鄉的水環保短劇榮獲第三名、屏東縣104年鵝媽媽話劇-龜與龍環保短劇榮獲第三名、屏東縣104年環境教育節能屋比賽榮獲佳作、屏東縣103年環境教育口說相聲比賽榮獲第二名、屏東縣102年環境教育口說相聲比賽榮獲佳作。
如今本校致力推廣永續循環校園的能量逐年累積,在陸續接受縣內各級學校環境參訪外,鄰近台南市與高雄市多所學校也組團前來觀摩。未來我們將持續深耕環境教育,期能成為永續循環校園示範學校,俾有更多機會向外界分享本校主軸「低碳節能綠校園」的發展經驗,落實永續循環示範學校責任。